2014年10月12日 星期日

[閱讀心得筆記]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書籍基本資料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點圖可看詳細資料)



  • ·         (Nothing to Envy: Ordinary Lives In North Korea)
    ·         作者:芭芭拉德米克 (Barbara Demick)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1/06/05
    ·         ISBN: 9789861207896
    ·         分類 Tag / Key Word:報導文學、北韓、反烏托邦、朝鮮

    心得/閱讀筆記

    這本書可以從很多不同的層面來看待,每一位脫北者背後都有一段辛酸的過往。他們如何逃離這個極權政府在精神及身體上的控制,他們是如何發現自己活在一個宛如監獄的國度,如何在無所不在、催眠式的洗腦手段下發現一切都不對勁;在發現後,又如何經歷一番心理掙扎,才能接受自己從小到大的信仰其實只是一場巨大而荒謬可笑的騙局。這是屬於極權下被統治者的人生旅程。

    從另一方面來看,是統治者的人生課題。北韓從金日成、金正日,到現在的金正恩,一門三代,全都以同樣甚至一代比一代變本加厲的手段來控制自己治下的臣民,不斷灌輸人民「我們是最好的、最優秀的種族」、「能活在這個國家是最幸運的」、「外面的世界很可怕」、「資本主義和修正的社會主義都是妖魔鬼怪」、「大將軍是我們的神」等等的觀念,究其目的是為了塑造出一個能完全掌控的國家,而掌控者就是國家的神。從金日成開始,金正日自然是子承父業,畢竟他也是自小就活在「神之子」這樣的光環中,等他繼位,又怎會不千方百計鞏固自己的地位?而金正恩,離他們所謂的神─金日成又稍微遠了點,所以自然又更加大力度塑造自己高大的形象。

    我懷疑,有沒有一個人能身處在金正日或金正恩的位置而不做出同樣的事?結局會不會不一樣?也許不會。那個位置決定了坐在上面的人就是會如此瘋狂,那種至高無上的感覺太令人著迷,讓人將自己無限膨脹,真的將自己當成是神。在那種環境和身分還能夠保持清醒的,才真正值得人敬佩。而保持清醒的情況下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親手打破這種神化統治,但是,少有人能抵擋權力這美麗又邪惡的誘惑,尤其當你一出生就注定是權力的擁有者時,你不需費吹灰之力就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時,你又怎麼可能抵擋人性?怎麼可能親手毀掉到手的肥肉?換個位置換個腦袋,絕不是我們表面想得那麼簡單,不僅僅是我們拿來指責那些前後不一官員的控訴語而已。在很多甚至是多數情況下,那更傾向是一種必然。君不見同樣的課題世世代代不斷地重演?
    嘗過權力的味道後,有幾個人能真正保持清醒而不被沖昏頭的?更何況是金正日、金正恩這樣從出生就浸在最極致權力下成長的普通人?他們的所作所為,其實是身處在那個角色所會表現出的正常反應吧?今天如果他們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讓北韓和世界交流,並取消他們自身對國家的控制度,那麼,我會由衷佩服這個人!

    所以,活在北韓的人民是不幸的,生而注定為北韓的統治者,難道就幸運嗎?我看未必。

    第一層次北韓生活初認識

    一開始,它讓我覺得難以置信,雖然早就從零星的新聞報導中得知北韓是個封閉的國家,然而當真正閱讀一部對北韓人民的報導著作時,那種衝擊是更直接而震撼的。

    在閱讀前幾章時,我的大腦一直停留在「獵奇」的階段,一行行的文字滑過,腦中只有一個念頭浮現:「這是什麼世界啊?!簡直太不可思議了!」一連串的驚嘆號不斷從我腦中閃過,最後總結成一句:「這都什麼時代了!!還有這種活化石!

    然而,跟著作者的腳步一步步深入這些小人物的生活時,我獵奇的心漸漸平息,轉而升起一股毛骨悚然之感。

    深入北韓人民生活

    作者透過對六名脫北者的訪問,試圖在某些原本外界只知其名的重大事件中填入一些血肉,讓我們能有機會窺探真實北韓之一隅。六名脫北者在這些事件發生時的生活以及這些事件對他們造成的影響,六個人也許不足以代表所有北韓人民,但我們卻能從中探得一些蛛絲馬跡。

    這六名受訪者剛好屬於各種不同的社會階層,可以看出作者在寫作時有特意篩選過,所以只以這六名有代表性的脫北者為主軸。

    簡單列一下這六人的情況

    ²  美蘭(敵對階層後代):父親是南韓戰俘,家人都在南韓,到北韓後噤若寒蟬,才得以保全生命和家人。後來全家成功逃脫。

    ²  俊相(高級知識分子):一家是從日本回來的,因此也是被重點關注的對象。計劃許久後獨自逃脫。

    ²  宋太太(北韓政權的忠實捍衛者):忠實的共產黨愛戴、宣揚者,前半生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在宣揚黨的理念,可以一字不漏將那些教條背出來。

    ²  玉熙(識破騙局的純正血統後代):宋太太長女,聰明,識破國家的騙局後一心想逃離。

    ²  金醫生(忠實愛國者):發現被國家背叛後,也從沒想過逃離,但一到中國,看見那裡的狗都吃得比北韓的醫生好,才逃離北韓。

    ²  金赫(教育程度不高的社會底層人物):被抓進勞動營感化所多次,厭倦、害怕而逃離。

    北韓生活概況

    間諜就在你身邊

    l  無所不在的線人:會故意誘導你說出對黨不敬、抱怨生活、抱怨政府的話。這種線人遍布各年齡層,可能是你的同學、你上班的同事、、、。
    l  人人皆是告密者:鄰居會隨時注意你的一舉一動,一有異常就會上報。告密者甚至會是你的戀人、你的小孩、你的家人。

    無法脫離的階級制度

    將全國人分成三個階層:核心、動搖、敵對階級

    你的階級只可能會往下降,無法往上升,你出生就注定會有怎樣的一生,去找工作國家會先看你的血統乾不乾淨。不乾淨的血統你一生都要小心翼翼的過活,有人會隨時監視你,不小心言語失當行差踏錯就會立刻被抓去勞改。(所以美蘭和俊相才會這麼小心)

    一人出格全家下地獄的連坐法

    引一段文中敘述說明

    任何參與反政府行為的示威者,他的直系親屬,以及所有知曉的親屬,都將得到可怕的懲罰。在這樣一個三代以內連坐的體系下,懲罰將延伸至父母,兄弟,姐妹,侄子、侄女,表親。"很多人覺得如果用他們的生命換取終結這個可怕的政權,他們願意這麼做,但是問題是你不是唯一受懲罰的人。你的整個家庭全部都要被打入地獄。一位脫北者自述。

    其它

    洗腦政策、封閉政策、共產制度、禁止商業、神化政策、控制行動範圍等等不勝枚舉。

    我最記得的是,當作者訪問脫北者時,每個都清楚的記得金日成死時他們正在做什麼,這就意味著金日成的死這件事對他們的心靈造成巨大的衝擊,情緒波動之大,才會對那一刻如此印象深刻。由此可見,金日成果真是深入人心啊!甚至許多人因此而自殺,這對我們來說,實在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

    第二層次生存vs.良心,孰重孰輕?

    北韓其實並非一開始就這般糟糕,在南北韓分裂後,金日成甚至曾帶領他的國家走向欣欣向榮的盛況。然而,在這欣欣向榮的背後,他卻沒有意識到一切都是建立在別國的支援下才得以成立,他之所以能夠發展重工業,是因為有蘇聯的能源支援以及中國容許他一再賒帳,他沒有預備好當這些後援都不在時他該如何靠自己國家的資源生存下去,因此當這件必然發生的事實發生後,北韓開始陷入一連串的困苦中。

    先是能源短缺,因缺乏動力,工廠開始一間間停工,於是廠工失去了工作,後來連國家發放的食物也漸漸變少,最後甚至連地位崇高的軍人自己都吃不飽,每天睜開眼想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要怎麼弄到吃的?一開始還能靠著偷偷做一些小生意賺點錢去黑市買糧食,在生死存亡之際,所謂的信仰敵不過人求生的本能,閩南語有一句諺語:顧佛祖也要先顧肚子(發音: goˋ hu zhoˋ maˇ aiˋxiong goˋ ba doˋ),大意是要先吃飽才能有心力去搞信仰,用孔子的話來說,約莫就是:「衣食足而後知榮辱」吧?就這樣撐過了一段時間,到後來甚至連生意沒辦法做了,只能徒步走出去找食物,到最後甚至到了挖樹皮吃草的地步,只是為了騙一騙肚子有吃了。這樣的情況讓我想到大文革時,毛的大躍進,將鳥全部害死之後,蝗蟲肆無忌憚,造成大饑荒,當時中國的情形大概就和北韓差不多吧?也是到了必須挖樹皮吃草的境地。歷史上,這樣的大饑荒也是層出不窮,尤其在戰亂時,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國時期,翻開三國志,那一段日子簡直是…….慘不忍睹。每隔幾行就會出現:
    oo年,歲,大饑。
    oo年,歲,大饑。
    oo年,歲,大饑。

    那些白骨蔽平原、血淋淋的人命,到頭來,也只堆疊出史書上這麼輕飄飄的幾個字。

    忘了在哪裡看到的一段很讓人惆悵的話:「死一個人時,他是生命。死很多人時,就成了數字。」很感傷,卻很真實。人命如草芥,當如是。

    在讀到北韓這段過去時,我突然浮現一個疑問,他們難道沒有出現吃人的情形嗎?畢竟,在中國史上,只要到了這種地步,吃人是常發生的,易子而食、直接吃屍體等等,杜甫也曾經記載過「江州人食人」這樣驚心動魄的話,北韓難道就沒發生嗎?結果沒隔多久就讀到了,果然也有出現。後來google搜尋發現,北韓甚至有出現把人肉當羊肉賣的情形,在生存與良心之間,如何抉擇?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在這段時間裡,美蘭、金醫生、和宋太太的心理衝擊和痛苦想必是六人中最巨大的。

    美蘭必須眼睜睜的看著年幼活潑的學生一個個因營養不良而漸漸枯萎凋落,即使她自己有吃的也無法伸出援手,她自己必須活下去。

    金醫生看著生病的孩子卻無能為力,明明那些病症只需讓孩子吃好一點就能不藥而癒,但吃飽對北韓人來說,已成了一種奢想也只能想想而已。

    對宋太太來說,這恐怕會是她一生背負的枷鎖了,她會永遠記得,她為了玉米放棄了兒子。

    他們是這樣說的:
    為了活過一九九零年代,你就必須克服同他人分享食物的衝動。為了不發瘋,你就必須收起愛心。

    第三層次脫北後的心路歷程

    作者將南韓稱作是脫北者的「應許之地」,這個標題下的真好啊!南韓是集他們所有美好想像的地方,不就是應許之地麼?
    然而,真正到了南韓後,又是另一個挑戰。他們必須學習和以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必須學習新的謀生技能,甚至,他們必須面對針對北韓的批評。

    許多脫北者無法適應,以及每當聽到有人批評北韓,就會想反駁,因為,不管怎麼樣,即使客觀看來它是一個監獄,但卻仍是滋養他們、孕育他們成長的所在,那依然是他們生命中很深的烙印,就像切也切不斷的血緣一樣,生命因它而存在,或許這正是對家鄉的複雜情結吧?甚至,他們在等待有一天北韓政府垮台後能回到故鄉。

     

    讀後資料補充
    查北韓資料時找到的照片,是一位勇敢的攝影師冒著生命的危險拍下並帶出來的,但我在他的作品集中反而沒看到比較揭露真相的這幾張了,也許終究敵不過壓力吧?

    從照片中可以驗證芭芭拉所報導的那些情況,
    例如:

    1.
    家中都會掛著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相片,而且必須是潔白乾淨的牆,整面牆只能有他們的相片。

    2.
    「私有車」對人民來說是無法理解的,在北韓,只有官員有車使用,因此小孩會跑到馬路上去玩。一般人民的私人交通工具最好的是腳踏車,更常見的是雙腳,要到別的城鎮,特別是平壤,是非常困難的,必須有許可證才能去。(目的是為了不讓外國人在平壤看見真實的北韓民眾,官方才能完美地將平壤打造成一個櫥窗城市好展覽)

    3.
    沒有食物可吃,只好採草回去吃

    4.
    無處不在的政治標語,反美、反日、反南韓、反資本主義;宣傳共產主義的偉大、正向力量。
    這些照片中的一般人民看起來其實也沒有我想像的那般悽慘,原本我預期北韓人民應該會是面黃肌瘦的,但這些照片中的人臉都蠻豐潤的,還是說這幾年他們的食物有比教改善?(照片於20129月拍攝)否則前幾年才剛發生過洪災,書中也有描寫到那段時間日子的艱苦和不堪回首,這些照片看起來似乎沒那麼悲慘,還是說,這些照片仍然不是真時的北韓?畢竟書中描寫的是離平壤很遙遠的清津,外國人應該是沒有機會到那裡去的。(google找到的圖片反而有符合描述的饑荒照,小孩真的就是骨瘦如柴)

    這是另一位攝影師David GuttenfelderiPhoneiPad拍到的畫面2013年北韓終於開放遊客帶行動裝置進去了
    這些看起來還好,不知道是不是都在平壤拍的,也許只拍到了經官方安排過的「真相」。

    書評

    雖然這是一部報導著作,但作者的安排手法卻讓人覺得像在看小說,欲罷不能(特別是美蘭和俊相的故事,讓人覺得太巧了吧?)。同時又寫出了北韓人民的情況,能對這片東亞衛星圖上的黑洞有更多的了解,非常值得一看。(書皮的設計也很貼切,用兩層包覆,外層是類似描圖紙的半透明紙質,掀開才是清晰的北韓學校相片,也許就是象徵透過這本書可以揭開北韓蒙上的那層面紗。)看了之後,對北韓的印象不再只是簡單的「封閉」二字足以概括。

    延伸閱讀

    描寫北韓

    沒有您,就沒有我們:一個真空國度、270名權貴之子,北韓精英學生的真實故事沒有您,就沒有我們:一個真空國度、270名權貴之子,北韓精英學生的真實故事(Without You, There Is No Us: My Time with the Sons of North Korea's Elite)



    這就是天堂!我的北韓童年這就是天堂:我的北韓童年
      (Ici,c'est le paradist: Une enfance en Corée du Nord)

    平壤水族館:我在北韓古拉格的十年

    平壤水族館:我在北韓古拉格的十年 (LES AQUARIUMS DE PYONGYANGDix Ans Au Goulag Nord-Coréen)

    描寫韓戰(朝鮮戰爭)

    相同情況之文學/電影創作

    1984  1984
     

    楚門的世界

    其它相似國家

    古拉格-一部歷史


    相關情感

    洗腦:操控心智的邪惡科學

    洗腦:操控心智的邪惡科學 (BrainwashThe Secret History of Mind Control)

    洗腦的歷史:禍害世界三千年的極端思想控制術解析

    洗腦的歷史:禍害世界三千年的極端思想控制術解析
    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困惑之惑
    (或譯作 人類愚昧瘋狂趣史”)(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 / Confusi?n de Confusiones)

    失控的正向思考 失控的正向思考
    (Bright-Sided: How Positive Thinking is Undermining America)

    其它相關度較低之推薦閱讀

    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

    (Cambodia’s Curse: The Modern History of A Troubled Land)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L’INSOUTENABLE LÉGÈRETÉ DE L’ÊTRE)







2014年10月7日 星期二

[閱讀心得筆記] 邏輯謬誤鑑識班、訓練偵錯神經的24堂邏輯課

書籍基本資料

 邏輯謬誤鑑識班、訓練偵錯神經的24堂邏輯課   (點圖可看詳細資料)

心得/閱讀筆記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可以檢視自己平常的思考方式有什麼不合邏輯的地方,看的時候才發現原本的思維模式還真的有不少錯誤()。這本的方法學起來後比較能夠察覺媒體在報導事件時,有那些是故意誇大,那些是故意用似是而非的用語來誤導觀眾;政治人物常常玩的數字遊戲,也可以透過這本邏輯偵測訓練看出其中的端倪,而不會被牽著鼻子走,對於建立自己的看法有一定程度的幫助。現在正在努力讓自己的偵錯神經變成直覺反應XD
書中舉了二十幾種思考謬誤的種類,我針對其中幾種對我影響比較大和平時生活中常見的作例子。

最有收穫的謬誤種類

把合理當正確

直到看這本書為止,我從來沒有發覺這件事!看到時真是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非常感謝冀劍制老師提到這個概念,引用冀老師一段讓我印象最深的話:
當我們聽到一個「合理的」推論時,常常就會將其當作是「正確的」,這是一個錯誤的思考。雖然合理的說法比不合理的說法更有可信度,但是,合理的說法與正確的說法之間仍有很大的距離。正確的說法只會有一個,但合理的說法可能有無限多個。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一件事我通常會去問為什麼,但是常常只要有一個看似合理的說法我就滿足了,而不太會再深入去想還有沒有更多的可能性,這個說法不過是其中一種罷了,也許我因此錯失了很多發掘真相的機會。
遇到一件事,我們通常會想辦法找原因來解釋它,但是,我們找出來的這個解釋真的是導致這件事的原因嗎?也許不盡然。(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歷史事件總是會有新的解釋出現,每隔幾年就又有人跳出來翻案,推翻之前的說法。如果有新的史料出土,這種現象就更是層出不窮了,所以,永遠都不會有真正的歷史事實,有的只會是無窮盡的歷史解釋)

批評稻草人

這也是很多人常犯的錯誤,簡單來說就是誤解對方的意思,而後自己針對所理解到的意思加以批評對方,這就是批評稻草人,因為你所批評、針對的那些是你自己曲解出來的,對方根本不是這個意思。
這種事情常常發生,原因多半是溝通不良,沒有互相確認兩人的理解是否相同。或是自己先入為主覺得對方如何如何,當對方做出某一些舉動後,就更加肯定自己的猜測,越覺得事實如此,於是變本加厲的認定,到最後若是不解開就會變死結了。(就像亡鈇意鄰的故事,在心理學中屬於自應預言,人們有強烈傾向會去驗證自己原先的預測,這其實也可以算是把合理當正確的一種謬誤了)
另一種情況是用在政治手段上,故意斷章取義來扭曲說話者的意思,並藉由媒體大肆渲染、攻擊,已達到抹黑的效果,基本上這樣的例子每天的新聞都會出現,所以看到這種報導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查他完整的說詞,看是在什麼樣的背景脈絡下說出來的,說這話的前提是什麼,如果查證後發現真的不是抹黑再下評論,不然媒體報導常常會故意把一段話去頭截尾,只留下最好攻擊的一句話報給觀眾,這樣才好挑起觀眾的情緒。

訴諸無知

這個謬誤讓我覺得最有趣的就是,你不能因為無法證明某事物不存在或是錯的,就宣稱它是存在的、是對的。同樣,你不能因為無法證明某事物存在或是對的,就直接宣稱它不存在或是錯的
今天如果告訴你,「你的頭頂上有100個幽靈,你信不信?你如果無法證明他們不存在,那就代表他們存在。」或是說「早在漢代就有人發明了發電機,但是因為一把大火,所以全都付之一炬,什麼也沒留下。你無法證明這件事不存在,那就代表它存在。」類似這樣的舉例隨便編隨便有,一看就知道很荒謬甚至可笑,但是,同樣的邏輯,我們卻常常掉入陷阱中。許多詐騙、神棍就是利用這種方式來達到目地的啊!常見的就是嬰靈說了,他們大概對每一個看起來鬱結憂愁的女生都會這樣說,沒上當對他們來說也無所謂,頂多被識破是騙子,但是只要有幾個中標他們就賺了,典型的亂槍打鳥。
書中還有舉的例子是神鬼之說,我個人是持保留態度,雖然確實無法以科學方法證明它存在,但是許多事情的發生真的不是邏輯能解釋的,更何況,我們所能感知到的世界難道就是全部嗎?很多我們看不到的還真的不代表不存在呢!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國古代的穴道說和蝙蝠、海豚的超音波,幾百年前西方也一直不承認中國的穴道說,直到後來有人用紅外線照,才證實穴道確實存在。而超音波就更不用說了,人類根本就聽不到,但它確實存在,其它像無線電波、雷達、、、數不勝數,這些在我們看來很平常,但是我們可以想像若是告訴幾百年前的人,他們一句也不信,因為當時根本就沒有那個技術證明這些的存在。話再說回來,對有陰陽眼的人來說,根本就無所謂證明不證明,他們一睜眼就可以看到,就像我們張開眼睛看東西一樣自然,所以,呵呵。
比較實用的是生活中的其它例子,其中一個:A因為不舒服而請假去檢查,檢查結果是沒問題,但A還是宣稱身體不舒服要請假,於是,同事B就說:「他一定是沒病在裝病。」看到這個例子,我沉默了。會這樣惡意去猜想別人,其實是因為自己的內心不正吧?內心是什麼,看別人就會是什麼,不是嗎?最近對這樣的觀念深有感觸,佛心看人,人人是佛;鬼心看人,人人是鬼。你看到的世界,實際上取決於你自己。你可以決定讓自己活在什麼世界裡。回到這個例子,這就是要我們不要妄下斷語,如果不是真的了解真相就不要亂講話,也不要自以為真相了,其實你不過是曲解了真相。就像胡適說的:「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有七分證據,你就別說八分話,剩下的那三分,就先持保留態度吧!

不當類比

我們總喜歡用一些比喻來表達一些比較難表達的感覺,因為兩者有某些共同的相似處,但是,有些類比其實是不恰當的。
書中有舉一個例子,A看見B在吃棒棒糖,就說:「你真的很像小孩,我看你像小孩一樣幼稚。」這真是…神邏輯,什麼跟什麼啊。

PQ推出QP

這是邏輯論證的基礎,正常來說PQ(PQ)應該要推出-Q-P(若非Q則非P),但是我們的思考模式常常會變成QP(QP),舉個例子,若A考上國外的大學,則A去國外。這是PQ。如果變成-Q-P則是,若A沒去國外,則A沒考上國外大學。這樣看起來都符合邏輯。但如果換成QP就會是。若A去國外,則A考上國外大學。直接就可以看出這是錯誤推論。因為去國外不一定是考上國外大學。
但是日常生活中卻常常會有這樣的情形發生。例如:甲只要生氣,就會不說話。(PQ),但是如果有一天甲不說話,我們常常會直覺想到,甲在生氣。(QP)這樣一來就會發現平常的推論是不合邏輯的。因為甲不說話,可能有很多原因,生氣只是其中一種,也許甲昨天沒睡好,或是嘴巴痛、喉嚨痛等等,都可能導致他不說話。所以由PQ推出QP就會犯了把合理當正確的謬誤啊!

PQ推出-P-Q

用同樣的例子,若A考上國外的大學,則A去國外。這是PQ。如果變成-P-Q則是,若A沒考上國外大學,則A沒去國外。一樣一眼就可以看出這是錯誤推論。
以同樣的第二個例子,甲只要生氣,就會不說話(PQ)。推論出-P-Q則是,甲沒有生氣,就會說話。這可不一定,甲沒有生氣也可以不說話啊!

避免誤解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提到語言的主觀意義與客觀意義,就像我說話時常會不自覺的說:「他說過幾百遍了!」其實我要表達的是「他說過很多遍」,但是這個意思到我嘴巴要說出來時,就會自動誇大,變成「幾百、幾千、幾萬、好幾萬」,所以說,主觀意義和客觀意義的區分真的非常重要!不然溝通上就很容易造成誤解。尤其當人在情緒上來的時候,說出來的話很多是不經過大腦的,但是聽的人卻會把這些話送進大腦,這時候就很容易因為雙方理解不同而產生誤會,於是很多爭執就是這樣發生的。

跳出思想框架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從自己接觸到的世界慢慢建構出思考框架,用以理解世界和生存於世界,所以,當要和別人溝通時,就必須知道自己有那些框架存在,才不會在發現別人的框架和自己不一樣時產生強烈抵觸,造成溝通無法進行。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文化衝擊,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可以讓人迅速查覺到自己的框架所在,進而去反思自己長久以來原來是如此思考、如此看待世界的。衝擊過後能讓自己有更開放的態度看待文化差異,自己的世界也就更寬廣了。
而在沒有文化衝擊的情況下,沒有察覺到思想框架的存在而與別人的思想框架產生衝突,這是常有的事,常見的就是代溝了,世界不斷在變化,一代代的成長背景都不相同,所建構出來的框架自然也就不一,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個不同的框架都想讓對方的框架變得和自己一樣,不吵架就奇怪了!雙方都堅決捍衛自己的框架領土,並試圖擴張版圖,戰爭往往就是這樣發生的。如果雙方能夠互通有無,相互交流,不就會更繁榮嗎?

平時常見謬誤

以偏概全、批評稻草人、非黑即白、訴諸無知、錯誤解讀、PQ推出QPPQ推出-P-Q

有趣的謬誤

廢話謬誤

這個謬誤讓我一直發笑,沒講不知道,一講還真的發現很多格言和勵志的話其實都屬於廢話XD,但我們還真的奉為圭臬呢!
其中一個很有趣的例子是算命師的話:「你的命其實還不會太差,只要有充分的努力,其實還是有發展的空間,你求的事情也有可能會達成,但是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過度自信,否則到頭來有可能會一場空。」看完後會發現,這段話可以適用每個人耶!說了那麼多,其實都是廢話啊!講那麼含糊籠統,幾乎把所有的可能都囊括進去了,留的退路也太多XDD,不過這是很多算命的伎倆,講的含糊其詞,等事情發生了怎樣都能自圓其說,才不會砸了招牌!
就這個例子來說,如果那個人很努力,但是卻沒有達成,算命的就可以說:「因為你還不夠充分的努力。」
或者如果他真的努力到一天只睡3小時,其它時間全部都在打拼,但還是沒有成功,那算命的還是有退路,他可以說:「你雖然有充分努力了,但是我說的是有可能會達成。」(算命師內心小劇場:所以,沒有達成也不是我說的不準噢,我沒有說是一定會達成噢,嘿嘿→__)
或者他甚至可以說:「一定是你太過自信了,我不是說了嗎?這樣會一場空啊!你怎麼就是不信呢?!唉唉唉~這就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啊…blah…blah…
而那個人如果成功了,算命的就更理直氣壯了:「看看,就說我算得準吧!」
於是你可以發現,不管什麼情況,那段話都能適用,都有退路把話圓過去,呵呵,真是高啊!
其它廢話謬誤,像是有人要比賽了,很緊張,你告訴他:「不要緊張」,基本上就是廢話,一點用也沒,說不定還更緊張,你做一些可以轉移他注意力的事效果反而比較好呢!

簡短書評

這本書分成四個Part,分別是初、中、高和研究班,照著順序一路讀下去,會發現自己的邏輯好像真的有進步,還有書中有許多練習題可以練習偵測邏輯謬誤,以及隱藏版的練習題,就在作者行文的字裡行間,這要很敏銳才會發現,是一項有趣的挑戰。
唯一一點讓我有點囧的是,書中太常用政治來舉例了,雖然說政治的例子確實有很多邏輯謬誤,但如果多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會讓我更喜歡這本書。(而且我大概能猜到為什麼這本書沒有在對岸出版了XD)

延伸閱讀

思考盲點、心理運作模式

任何人都會有的思考盲點:認識自己、洞悉別人,活得比今天聰明 (You Are Not So Smart: Why You Have Too Many Friends on Facebook, Why Your Memory Is Mostly Fiction, and 46 Other Ways You’re Deluding Yourself)
你沒有你想的那麼聰明:任何人都會有的思考盲點2 (You Are Now Less Dumb: How to Conquer Mob Mentality, How to Buy Happiness, and All the Other Ways to Outsmart Yourself)
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 52 Denkfehler, die Sie besser anderen überlassen)
行為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 (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 52 Irrwege, die Sie besser anderen überlassen)
黑天鵝效應(The B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
30堂帶來幸福的思辨課:多想一點,發現更有深度的自己 (30 Days to Better Thinking and Better Living Through Critical Thinking: A Guide for Improving Every Aspect of Your Life)
Thinking, Fast and slow (快思慢想) (如果可以,這本比較建議看原文)

其它相關閱讀

精準預測: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訊息?(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Why So Many Predictions Fail—but Some Don’t)(可以和快思慢想做對比)
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這本算是對打破固有思維的運用範例)